分类选择: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江南app官网下载来福建见非遗这些高级技艺你了解多少?
作者:小编    所属栏目:【行业新闻】    时间:2023-08-16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在远古属闽越部落,是汉族先民之一。自古以来,闽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遗项目众多。

  据统计,福建现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共600多个,个个富有传统韵味。

  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走进福建的非遗,感受那神秘却又不失高级感的古老神韵。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源自明代,分布地以福建泉州泉港区为中心,后流传到周边沿海地区,于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0年,“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船底部结构呈尖形,小方头宽,尾肥大而方正,拥有独特的水密隔舱装置、以铁钉钉合,桐油灰塞缝密封防水,船上绘有“十二生肖”标记。

  该项目的保护对中国四大船型的比较研究和“南海一号”探秘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加强对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造船史以及海上交通史的研究,推动海峡两岸、国际渔航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剪纸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以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场景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漳浦剪纸流传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柘荣剪纸流传于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一带,两种剪纸技术于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的建筑材料、以榫卯为结构件,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等加工手段相结合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流传于福建省厦门市,做工精湛,造型典雅,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对称、严整、封闭的格局,又融入了华丽活泼、装饰夸张的闽南传统建筑风格特色,是现今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江南app官网下载的出色代表。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于2009年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子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汉、晋、唐、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福建,与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南音在千年流传中形成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闽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民间南音社团。2009年,南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在闽南俗称为“掌中傀儡”“手套式木偶”,其班社称“掌中班”,是福建木偶戏种类中的主要代表剧种之一。五代时泉州已有傀儡演出,明中叶至清末是闽南布袋戏演出的兴盛时期。1951年闽南布袋戏改名为掌中木偶戏,其分布区域为福建省晋江市及周边地区。木偶戏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2年,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成为全球10项优秀实践名册项目之一,也实现了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时间名册项目的突破。

  木拱廊桥,也称虹桥。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可考证的历史有900年之久,现有的最关于木拱桥的文献记载,是中国北宋时期《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中国现存木拱廊桥约110座,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浙江、福建省寿宁县、屏南县。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于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11月29日,在摩洛哥王国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宣布,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我国第43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该项目包括了福建省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江南app官网下载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等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福州软木画系福州工艺三宝之一,发明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为福州人独创。雕刻艺人以刀代笔,应用散点透视等技法,于方寸或数平米的画框之中表现各种题材,达到雕与画完美结合的艺术境界。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第一奇画”。2008年6月7日,软木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漆线雕源于古代佛像雕塑工艺,形成于明末清初,经厦门蔡氏十三代传承至今。漆线雕是以线条盘结成浮雕的工艺,用陈年砖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后,手工搓成“漆线”,经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四个流程,塑造出浮凸的图形。2006年5月20日,该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漳州民间木版年画,始于宋,兴于明,盛于清,是一种在木质平板上镌刻画稿,后以短版法套印于纸上的民间版画艺术。它的底色分别有大红、朱、纸本色和黑,而黑色底画面为全国所独有,在印刷上先色版后墨线版亦是其特色之一。漳州木版年画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德化瓷的制作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物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泰宁梅林戏其唱腔、曲牌、剧目、表演独具一格,成为中原文化与闽越古文化结合的艺术标本。梅林戏的唱腔优美动人,它以皮簧、拨子、吹腔江南app官网下载为主,此外还有南词北调、弦索、徽州词、浙江调、四平调、青板、小调等。经整理上演的较好传统剧目包括《飞龙带》《蓝腰带》《鸳鸯带》《雌雄鞭》等三十多个。2006年5月20日,泰宁梅林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南戏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地区,在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也有流传。莆仙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由宋到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戏曲艺术元素,被学术界称之为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莆仙戏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永定客家土楼建筑工艺精巧,讲究因时而异,因势造型,有防卫御敌、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冬暖夏凉的特点。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墙基宽达3米,底层墙厚1.5米,以圆形为上乘。目前土楼尚存2万多座,是研究古建筑的活化石。2006年5月,由龙岩市申报的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德霍童线狮流传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明代中后期已成为当地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有数百年历史。霍童线狮依附于传统民俗节庆“二月二灯会”,是灯会中最具特色的节目之一。表演形态分单狮(雄狮)、双狮(兄弟狮)、三狮(母子狮)、五狮(祖孙三代狮)等四种,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福建非遗,不仅仅是一个个传统的文化遗产,更是福建人民对于乡土情感和艺术表达的一种方式。如今的福建非遗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得文化之美得以传承且焕发新的活力。

网站首页 关于江南app官网下载 新闻动态 产品中心 案例展示 联系我们

电话:400-388-9246      手机:13893468826
E-mail:admin@youweb.com      联系人:张生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188号

Copyright © 2012-2018 江南app官网下载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      豫ICP备16028177号-1

扫一扫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