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选择: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寧德福鼎堅持以文塑旅、以旅江南app官网下载彰文
作者:小编    所属栏目:【行业新闻】    时间:2023-06-26

  如何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帶著這一思考,夏至時節,記者行走閩東福鼎,訪傳統村落、看美麗嬗變、悟發展之道。

  6月21日至22日,福鼎市太姥山東麓紗帽峰下,古堡懷抱中的太姥山鎮瀲城村,近萬人歡慶“雙端午”節俗,歡聲鼓舞,席開數百桌,濃濃的節日氛圍蕩漾開來。

  “‘雙端午’是瀲城村特有的傳統民俗活動,從宋代延續至今,每年農歷五月初四、初五兩天過兩次節。”瀲城村委會副主任陳阿美說。

  未見村落,先見城牆。遠遠望去,古朴厚重的城牆拔地而起,清澈見底的河渠繞村而過。城牆內,古木蒼蒼,民居錯落有致,歷史古街修葺一新,安逸而舒適。

  據村裡的老人介紹,整座古堡為磚石結構,有護城河、護城石橋、環城路、清水渠,還建有上街、下街、下橫街三條古街,具有較高的文物保護價值。其中,城牆周長1127米,高5.67米,厚4.67米,設有東、西、南三座城門。

  “守著這麼好的文化資源,更應該‘活’用起來。”陳阿美說,以前的瀲城古堡年久失修,外牆一度崩裂、坍塌,村內環境臟亂差。為了讓歷史“活”起來,瀲城村在加強古城堡修復和歷史古跡修繕的基礎上,致力挖掘整合堡內文化資源,引進文旅公司統一規劃運營,做出亮點、做強特色。

  從東門入城,街面以鵝卵石鋪就,路心鋪條石,抬頭可見一把把油紙傘倒挂著, 與街巷古風元素交相輝映。不遠處,“清巡檢司衙門遺址”是陳阿美推薦的首個打卡點,也是當地打造“劇本游”的重要起始點。

  “這部分屬於‘拍案驚奇’劇情線,我們通過修舊如舊,添置了傳統的案桌、堂鼓、衙役牌等,並准備培訓村民擔任巡檢司等真人NPC,游客抽選原告、被告、衙役、仵作、巡捕等角色,沉浸式游遍整個古村。”睿秋文旅執行董事劉川銘介紹,古堡內還根據當地歷史文化,分別設置了抗倭、傳統婚嫁、進京趕考等劇情線,滿足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清巡檢司衙門遺址”一旁巷道內,有瀲城暴動遺址、孝老食堂、梅園民宿等。陳阿美介紹,梅園民宿因建於楊恥齋梅樓遺址旁而得名,共規劃75個標間,可接待150人。目前,民宿已完成招商合作,正加緊內部裝修。

  拐出梅園民宿,街道對面是一座飛檐翹角的長廊式“議事亭”。村民王先針和何啟雲正在此討論如何讓村裡旅游更“熱”一些。

  “守護古村落,關鍵是留住根、守住魂,唯有齊心協力,整村抱團發展,才能最大限度激發‘連鎖反應’,把‘流量’變‘留量’,加快鄉村振興步伐。”王先針說。何啟雲接過話茬:“在這裡討論,不拘束,經過大伙兒一商量,許多事都迎刃而解,可以說是我們茶余飯后的‘打卡地’。”

  繼續向前走,“古堡茶舍”映入眼帘。門口處,老石臼改造成微景觀,流水潺潺﹔門內,蘆葦帘垂下,主人林存杰端坐於茶桌前,燒水、洗杯、泡茶,熱情招待著游客。

  “原本在外地做些小生意,這兩年回村后發現村裡越來越美,游客多了,但休息的點不多,我就淘了一些老物件,一點點把家裡收拾出來,打造一個仿古的茶館驛站,給大家免費供應茶水。”林存杰說,“如今,每天都能見到旅游大巴一輛接一輛進村,這下村裡真的要發展起來了!”

  走上城牆台階,腳下燈光逐級亮起。從曾用作城防瞭望的“更樓”上遠眺,古村夜景盡收眼底,多彩的燈籠串起旖旎,挂滿縱橫交錯的小巷甬道,水霧升騰繚繞,行進式巡游演出掀起一波波熱潮……

  “我們還在布置漢服體驗、仿古集市,街區內也會展示傳統農技、織麻手藝、畬族竹竿舞,開發文化衫、冰箱貼等周邊原創產品,讓古村旅游‘潮’起來。”劉川銘說。

  山路盤旋之間,前往福鼎市佳陽畬族鄉佳山村,彩虹公路旁“福園”“福門”“福道”等“福”元素特別顯眼。

  據佳山村黨支部書記鐘敦館介紹,該村地處閩浙邊界山區,畬族風情氛圍濃郁,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是佳陽畬族鄉打造紅色旅游帶、茶旅觀光帶的重要節點村。

  “立足優勢,我們積極挖掘自身資源,突出‘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和開發,切實將文化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鐘敦館說。

  村內,有著數百年歷史的“佳山古井”“佳山福樹”“國陽李氏宗祠”“國陽公王廟”等古建、古跡原生態風貌,串聯起當地的歷史文脈。

  村民李昌鐘坐在長廊木椅上,一邊乘涼,一邊細說起村裡的“有福”之處:“村庄背靠主山,村前溪流環繞而過,整體格局與古代理想的村落選址格局一致,先后出了進士、舉人、秀才等,人杰地靈,是塊福地……”

  融入“福”文化、畬族文化、紅色文化等特色要素,佳山村打造出“逛福園、進福門、走福道、品福茶、觀福景、沾福氣”的美好“福”線之旅。

  “佳陽對應‘山海畬’元素,加快承接浙江邊界地帶景點輻射,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初步構建農旅、茶旅、漁旅全域鄉村游新格局。”佳陽畬族鄉黨委宣傳委員丁鵬說。

  “我們准備開發‘有福佳山’相關主題旅游產品,突出文化特色,讓古村落煥發新魅力。”鐘敦館說。

  離開佳山村,記者沿著環海路來到又一個省級傳統村落——硤門畬族鄉漁井村,銀白的波濤不時涌向岸邊,“觀井台”在水中若隱若現。

  為什麼不叫“觀景台”?當地人解釋,因為水退到底時登上此岩台,能望到兩口相依相偎的姊妹井,即“大漁井”和“小漁井”,故稱為觀井台。

  循著岸線走,石頭房“變身”民宿群,廢漁網串起打卡點,攝影基地、休閑垂釣基地等層出不窮,悄然改變傳統“漁家樂”模式。原有舊候船室改造項目也提上日程,即將改建為燈塔造型的游客服務中心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項目主要設計師王瀾欽說,改造后的一層主要作為候船室、售票廳、特產展銷區、游客服務中心和漁村文化展示廳,二層主要為文化展演、大型會議、團建拓展活動等提供場地,配套建設或修繕包括館前文化公園、停車場、文旅導覽區的公共區域。

  往彩虹公路走上山坡,建筑多為石木結構。有的房子石頭精細採鑿方疊,有的房子雙石並排插花而建,木材用料粗大,雕刻質朴,工藝精湛。還有一座重建的天后宮,保留了清代閩東北沿海古建筑風格。

  “我們將漁家文化、傳統村落文化與旅游進行互動‘搭台’和互補‘唱戲’,制定‘吃住在漁井、游遍周邊景’主題,深耕海洋漁文化核心IP,推廣‘海鮮+’‘鄉村+’‘文化+’等一系列‘微度假’模式。”漁井村黨支部書記林本嚴說。

  行走在漁井村內,可觀火山井、晒鹽場、垂釣台、攝影基地、玻璃棧道、生態植物園、古民居等景點,這裡已成為福鼎旅游市場的“新秀”。

  傳統古村落,文旅新名片。福鼎依山傍海,是閩越和甌越文化發源地之一,素有“邊界明珠,海濱鄒魯”之譽。為推動文旅加快融合,當地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盤活獨具特色的文化和自然資源,加強傳統村落開發利用,走出一條具有福鼎文化特色的旅游興市之路。

  “目前,福鼎共有22個村列入全國、省級傳統村落名錄。我們准備進一步挖掘傳統村落蘊含的歷史、文化、藝術、習俗、美食等多種價值,適度有序發展傳統村落旅游、休閑度假、文化創意等產業,實現靜態保護向活態傳承轉變,讓傳統村落煥發新活力的同時,解鎖福鼎全域旅游更多精彩。”福鼎市文旅局副局長王建說。(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王婷婷 文/圖)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江南app官网下载江南app官网下载江南app官网下载

网站首页 关于江南app官网下载 新闻动态 产品中心 案例展示 联系我们

电话:400-388-9246      手机:13893468826
E-mail:admin@youweb.com      联系人:张生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188号

Copyright © 2012-2018 江南app官网下载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      豫ICP备16028177号-1

扫一扫  关注微信